就在五一期間,小憶一邊享受長假生活一邊閑得蛋疼時,偶然刷到有帖子說比亞迪準備入局保險行業?原本以為這又是熱心網友們鬧著玩,畢竟以正常人思維車企下場跟保險公司搶飯碗這事兒怎么看都有些過于離譜。
不過轉念一想比亞迪向來不按套路出牌,他要真這么干似乎也不是不可能?于是我還是敗給了好奇沒忍住上網查找起來……
結果一查不要緊:好家伙,人家不但要干,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端上了官方 APP!
卷完新能源車再來卷保險?別的不說,期待值已經拉滿了。我們知道,目前汽車保險行業雖說競爭是有的,但充斥其中的「亂象」仍不可避免。
選大廠的吧價格死貴,選便宜小廠吧又難免讓人擔心出問題后扯皮、缺乏保障。
其次不同品牌、不同細分險種魚龍混雜,缺乏統一標準,通俗來講深坑是一個接著一個。缺乏判斷的小白用戶一不留神就會成為保險公司割韭菜對象,你說這誰頂著住!
當然了,現階段最典型保險受害者還得是新能源車主莫屬。
除了保險起步價明顯高于傳統燃油車外,近兩年還接連曝出新能源車險保費上漲、即便連續數年未出險保費仍不降反增,甚至不乏拒保案例……主打一個省下來的油錢全得在保險上找回來!
正是這種情況下,大家才亟需一個契機來改變保險行業現狀。比亞迪作為年銷超 300 萬輛、手握超 600 萬車主、最貼近消費者的一個新能源品牌,由他殺入保險行業可以說是眾望所歸。
首先,憑借著國內新能源一哥標簽,比亞迪保險在服務、售后及保障這塊目測出不了什么岔子。其次是大家最關心的保險價格方面,有望被比亞迪徹底打下來!
原因無他,新能源車保費普遍偏高其主要在于:相較傳統油車它畢竟是新事物,出險率、車廠商零配件報價及維修成本都要更高。
而比亞迪最拿得出手的是啥?正是其強大產業鏈閉環!旗下車型主要零配件皆由一手掌控,疊加其規模效應,自然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成本。
再結合比亞迪天生就是玩內卷搞價格戰一把好手,那么我們不妨大膽猜測:實惠高性價比大概率會是比亞迪保險主要賣點之一。
不過話說回來,咱們也先別急著激動!從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最近公布的有關 4 月 22 日批復文件來看,暫時只通過了深圳比亞迪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在部分地區開展「交強險」業務請示。
交強險即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這是每輛車上路必須購買的汽車保險,價格也不貴,通常 6 座以下私家車新車第一年只需 950 元。
而我們上面所提到行業亂象實際指的是商業險(三者、車損、盜搶等其他險種,非強制),這跟交強險八竿子打不著。
簡單來說比亞迪目前僅有在部分地區開展交強險的權限,有種先試試水的感覺,還無法開展商業險。也就意味著,甭管比亞迪規模化產業鏈整合能為商業險帶來怎樣的成本優勢,我們暫時都享受不到。
當然也還沒到白高興一場的地步。其實比亞迪老早之前就看上了保險行業這塊香餑餑。
深圳比亞迪財產保險有限公司成立已有 8 年時間,去年比亞迪更是巨資 36 億元全資拿下易安財險,同年 11 月新增車險業務。
如此大費周章只為沖著沒啥搞頭的交強險,說出來估計沒人會信。
比亞迪官方 APP 保險主營產品接介紹中就很好地暗示了這一點,除了交強險外還將開展商業險及主險以外的 13 個附加險種。
最后,綜上來說比亞迪整商業險這事兒基本已板上釘釘,剩下只需交給時間。至于汽車保險何時正式上線、會不會對其他品牌車型開放,以及價格究竟能打到什么程度,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了!
本文編輯:@ 小憶
?本文著作權歸電手所有,未經電手許可,不得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