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種能量液體,五分鐘充滿續(xù)航600多公里,電車是不是沒有優(yōu)勢了?
類似的,頗有能改變世界感覺的科技發(fā)明點子還不少。比如保護手機屏幕做成翻蓋、像電腦 U 盤一樣擴展手機存儲空間的 TF 卡…有理有據(jù)有邏輯不算真弱智,哪里都有吧友?
不過除了圖個樂,過去某些功能放到現(xiàn)在也確實有無可替代的優(yōu)勢,令大家印象深刻。而其中例如可拆卸電池設計,消失后居然又準備迎來科技的輪回。
大家有沒有手機可以自己換電池嗎這個問題?去年12月,歐盟在強制要求蘋果采用 Type-C 接口后,提出了一項新的電池法案。從設計到報廢的全生命周期都涵蓋在內(nèi),各種電子設備只要想在歐洲售賣都歸它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新法案要求電池必須更容易拆卸和更換。
沒錯,若是該法案通過,包括手機、平板、筆記本都將完成「回檔」。所有手機強制可拆卸電池,快充什么的不重要了,萬能充才是王道。
歐盟給出的原因也很簡單:現(xiàn)在的內(nèi)置電池不環(huán)保。
電池總有壽命一說,不可拆卸不方便電池回收,更重要的是經(jīng)常因電池而整機淘汰。某代表廠商官方手機換電池的價格,屬實讓人感動。
等待了漫長的 6 個月,最近這個新的電池法案終于有了階段性勝利。該法案以 587 VS 9 大比分通過,下一步將等待理事會正式批準,三年半(2027年)生效。
新法案通過對消費者而言顯然有好處,自己不用工具就能換電池,延長手機壽命。廠商大概也不會專門為每一款手機做兩套模具,非歐洲用戶也能順便沾光。
至于弊端,主要是機身厚度、重量將不可避免增加,同時相對少一些一體化設計的美觀。以及大家肯定會說的防水問題,可拆卸也能防水,不可拆卸也不一定防水好吧?
當然想也不用想,既增加了成本又影響了「計劃淘汰」,這將受到廠商的強烈反對。最終能否回歸可拆卸電池,還存在許多不確定性,至少時間上咱們還有幾年.
歐盟通過了可拆卸電池的法案,那到了 2027 年的時候各大手機廠商會不會回到以前的手機模式還不能確定,畢竟離法案生效還有時間,中間有可能會更改。
本文編輯:@ 小淙
?本文著作權歸電手所有,未經(jīng)電手許可,不得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