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去年宣布做顯卡以來,Intel 已經快把競爭對手的高管都挖空了。
作為顯卡難民,很多玩家都熱切期盼著Intel早點推出顯卡產品,倒不是指望 Intel 的顯卡有多好,只是希望分攤一下 AMD 和 Nvidia 的產能壓力。畢竟 Intel 有自家的生產車間。終于,在前幾天 Intel 公布了他們對礦難的解決方案——專業礦卡。
或許Intel 礦卡有望解決顯卡短缺問題?
除此之外,Intel Arc獨顯也很引人注目。
Intel 高級副總裁 Raja M Koduri 在2 月 11 日的一篇文章中寫道:「Intel 實驗室幾十年來一直致力于可靠的密碼學、散列技術和超低電壓電路的研究。我們預計,我們的創新的 GPU 每瓦性能比基于 SHA-256 的主流 GPU 好 1000 多倍。
這些 GPU 將于今年晚些時候推出。」
為什么小淙會覺得 Intel 礦卡有望解決顯卡短缺問題呢?其實挖礦用到的算法非常簡單,如果進行游戲和創作的顯卡做的是大學教授的活,那礦卡只能算趕暑假作業的小學生,不斷重復著簡單的算法。
而 Intel 礦卡,說白了就是一個以量取勝的策略,大學教授算小學數學的效率可能頂 5 個小學生,但他的出場費可能比 100 個小學生還貴。
挖礦畢竟是生意,礦老板買游戲卡挖礦,不得不考慮成本和后續維護的費用,一張 3080 算力 100.0MH/S,售價 3200 美元,每天能產出 10.65 美元的虛擬幣。這還不算電費、散熱和損耗。
而此前曝光的 Intel 礦卡,名為 BZM2,采用 Intel 4 工藝制造,面積僅為 14.16 平方毫米,核心頻率 1.67GHz,挖礦算力能達到 137GH/S(137000 MH/S),功耗卻僅為 2.5W。
25 顆這樣的芯片可以組成一套系統,總電壓僅為 8.875V,平均單顆僅為 0.335V。巨大的算力提升對于礦場來說不可謂不誘人,因此 Intel 礦卡的首批用戶就包括三家大型礦場 Argo Blockchain、BLOCK(舊名Square)和GRIID Infrasturcture。
如果 Intel 礦卡銷路好,說不定游戲卡的壓力也不會那么大,甚至還能期待鍛煉過的二手礦卡流入市場?到時候還需要垃圾佬好好甄別。
此外,Intel 「為玩家」準備的 Arc 旗艦獨顯也有新消息了:
1、用于筆記本的 Arc 顯卡將于今年第一季度隨? 12 代 Alder Lake CPU 一同出貨;
2、桌面端 Intel Arc 則在第二季度推出;
3、工作站版 Arc 獨顯要等到第三季度才會上市。
這兩年的顯卡市場一地雞毛,大家一定很關心 Intel 顯卡的售價、性能和數量。
性能方面,近日在 GeekBench 5 測試數據庫中出現了一款 Arc 顯卡的身影,該卡還在初期樣品測試階段,搭配處理器為第九代 Coffee Lake。
顯卡為擁有 512 單元的旗艦版本,核心頻率高達 2.4GHz。
性能方面,OpenCL 計算得分為 85448,僅持平RTX 2070、RTX 2060 SUPER,與之前宣稱的對標 RTX 3070 差距有點大。
需要提及的是,如果從單個項目來看,這款 Intel 旗艦獨顯還是有一些子項性能是很接近 RTX 3070 的,之前說的對標 RTX 3070 也不是無的放矢。
關于售價,目前沒有過多的消息,但有一個參考,其實即將發售的 Arc 獨顯并不是 Intel 的第代獨顯。
目前大家可以在狗東上找到國產顯卡品牌藍戟發售的 Intel DG1 初代獨顯,售價 799.99 元起。
不過一切爆料都是不負責的,就算 Intel Arc 獨顯便宜,Intel 之前也已經明確表示,不會限制挖礦能力。?
綜上所述,玩家與其指望 Intel 的游戲卡,不如指望 Intel 的礦卡,世界就是這么怪異。
本文編輯:@ 小淙
?本文著作權歸電手所有,未經電手許可,不得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