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產手機當中的扛把子,華為的花活兒還是太多了。據 Canalys 數據,2025Q2 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榜單出爐,華為再次憑借 1220 萬臺和 18% 的市場份額登頂榜首。不得不說,華子這個賽季銷量的確有點猛,從去年展示實力的 Mate XT 三折疊,再到牙膏擠爆的 Nova 14 系列,最后再到影像創新地使用一目雙鏡 Pura 80 系列。每個的產品力都相當有特色,并且在高端機市場給蘋果上足了壓力。但這還不算完,因為除了三折疊的小迭代 Mate XTs 以外,即將抵達戰場的是——年度旗艦 Mate 80。憑借超高的熱度和關注度,華子和粗糧這倆現在的保密工作是做的越來越好了,在正式發布的前夕,Mate 80 基本沒有靠譜的具體外觀爆料。首先是正面的屏幕方面,由于 LIPO 的封裝普及,極大的減小邊框寬度,華為自然也沒必要再搞等深四微曲屏來從視覺縮短邊框了。Mate 80 全系都用上了直屏設計,不過邊框設計是一起跟著變直然后縮減機身寬度還是我行我素保持寬體的弧度邊框就看華為如何抉擇了。尺寸方面,中杯基礎款為 6.75 英寸,大杯往上全部是 6.89 英寸,全系使用1.5K 分辨率,雙層 OLED 依然是頂配非凡大師版本獨享的 moment。三挖孔和人臉識別仍然沒有下放到中杯,并且保留了「側邊指紋」的方案。背面的鏡頭 Deco,如果繼續延續傳統的話,那友商 X70 身上的星環設計可能真的要回歸了。(不是,沒有,我瞎說的)雖然沒有具體外觀,但是華為要開始玩新花活了——主動散熱。翻譯過來就是塞風扇,但是哈,一般有主動散熱的要么是極具特色的游戲手機,比如紅魔。要么是內部空間較為充裕的中端機,比如前段時間剛發布的?OPPO K13 Turbo。一方面是即將落地的 eSIM 卡政策,如果能在 9 月的 Mate XTs 身上實現,那 Mate 80 自然也沒問題,從而實現更高的空間利用率。華為的妙招是在大圓鏡頭 Deco 上搞事情,塞入超薄風扇,配備風道,實現主動散熱。雖然有主動散熱,但是依然配備了 IP68 的防塵防水,這你受得了嗎?既然提到了鏡頭 Deco,咱們就順便說說這次的硬件。Mate 80、Mate 80Pro、Mate 80Pro+ 以及 Mate 80 非凡大師。Pro 采用 SC580XS 50MP 大底主攝,具體規格未可知。Pro+ 和非凡大師采用 SC590XS/SC595XS 50MP 1/1.28 英寸大底。

兩者都采用 22nm 工藝制程,不過區別是前者為臺積電制造,后者為大陸本土制造。這顆鏡頭優勢是高達 110db 的動態范圍,并且支持 SuperPixGain HDR、LOFIC、SFCPixel-2 及 AllPix ADAF 等多項技術。所以在逆光或者暗光環境下有更好的成像表現。采用 SC550XS 50MP 1/1.56 英寸主攝 +12MP 長焦,成像素質和大杯超大杯差了一大截。看到這可能有同學要疑問了,不是說沒有「一英寸」不算旗艦手機嗎?作為商務旗艦的 Mate 80 硬件素質上自然沒有主打影像的 Pura 系列來得那么猛,不過在 RYYB、紅楓影像以及可變光圈這些傳統藝能加持下成像素質也不弱。除了 eSIM, Mate80 用上了低軌衛星通訊,相較于其他更高的衛星,通信的延遲會更低(一般小于 10 毫秒),覆蓋的范圍也更廣。至于 SoC 方面基本是一點消息都沒有,預計搭載最新的麒麟 9030,另外配合著主動散熱,華為這次也在嘗試 GPU Turbo,應該會有小驚喜。由于使用了新的封裝工藝,最大內存會來到 2XGB。續航方面,采用 6000mAh+ 的電池以及 100W 有線快充 +80W 的無線快充,再配合 Harmony OS 6 的調度優化,續航方面是不用擔心了。去年中杯、大杯、大大杯、超大杯價格分別是 5499 元起、6499 元起、8499 ?元起、11999 元起。鑒于去年沒漲價,今年整花活+堆料,可能很難再堅守 5499 元的起售價了。不過總的來說,華為總是能在千篇一律的 SoC 提升和相機參數提升的國產機戰場中當中搞點新花樣,憑借這點,今年的 Mate80 系列還是值得期待一手。數據來源:微博@數碼閑聊站@智慧皮卡丘、華為、Canalys,圖源網絡。
本文編輯:@ 阿紅
?本文著作權歸電手所有,未經電手許可,不得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