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幾年前?DDR5?內存剛出那會兒,大家就跟見了鬼一樣要多遠躲多遠。
頻率低、時序高、延遲爆表、價格還死貴死貴,妥妥的一個高價低能兒。
那時要是誰悍不畏死入手?DDR5,免不了被一群人嘲諷:喲呵,這不純純大韭菜!
情況也確實是這么個情況,初期?DDR5?表現只能用一言難盡。
不過時間來到幾年后的今天,類似聲音就很少了。
畢竟誰還沒有個新手弱雞期,經過幾年時間打磨,如今的?DDR5?早已菜雞變大佬。
在動輒?8000+MT/s?頻率、大幅收窄的時序加持下,其無論是搬磚生產力還是游戲性能都已經全方位碾壓?DDR4。
容量、頻率
首先,甭管?DDR4?還是?DDR5,它們都是由?JEDEC(固態技術協會)制定的一種標準。
相比前者,后者最直觀的變化就是容量、頻率、電壓、時序方面。
DDR5?單條主流容量?16G?起步、最高可達?128G,消費級主板雙通道四槽總容量就從?DDR4?的?128G?增加至?512G。
根據?JEDEC?規范其頻率相較?DDR4?直接翻倍,意味著?4800MT/s?只是它的起點,至高高可超過?8000MT/s。
而拿?DDR4?來說,通常起步頻率為?2400MT/s,市面出廠超?4000MT/s?就已經很少見了。
頻率往往決定了內存帶寬,因此?DDR5?速率上限要遠高于?DDR4。
時 ?序
與此同時,DDR5?內存時序也得到很大提升,不過別急著樂,因為這并不是什么好事兒。
「時序」指的是內存操作響應時鐘周期,這是決定內存延遲的一項重要指標。
時序數值越高即內存操作響應時鐘周期越長,延遲越高。
電腦硬件中追求數值越大越好這事兒,在內存時序上正好相反。
關于時序咱們只需著重關注?CL、TRCD、TRP?和?TRAS?這?4?個數值即可,它們通常用符號「-」隔開(實際上其中最關鍵的還是第一位?CL?值)。
例如某主流?DDR4 3600 MT/s?內存宣傳界面的?17-18-18-36?就代表了它的時序。
而在?DDR5?內存中,時序?CL 30?以上已成為常態,部分稍拉一些甚至高達?40+。
高時序帶來了更高延遲,這對于大部分對延遲敏感的游戲來說無疑是毀滅性的。
DDR5?初期游戲表現拉胯不敵?DDR4?不是沒道理的……
但是,高內存頻率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高時序的影響,來到?8000 MT/s?這個級別,DDR5?已經能延遲上追平甚至反超?DDR4。
況且人家還有內存帶寬上的巨大優勢,游戲表現已不再是?DDR4?說了算。
其他方面
除此之外,JEDEC?規范中?DDR5?基礎頻率標準工作電壓也從?DDR4?的?1.2V?下降至?1.1V。
DDR5?還引入了?On-die ECC?內存糾錯、集成獨立電源管理等,內存能效以及穩定性都要更加出色。
怎么選
看到這兒,肯定有同學要說:那還等什么,直接梭哈?DDR5?不就完了?莫慌!
在小憶看來,隨著?AMD?與?Intel?新?CPU?全面推進?DDR5,加上?DDR4?內存面臨停產近期售價大幅上漲。
新裝機的小伙伴兒,本著戰未來道理咱確實更推薦入手?DDR5?平臺。
而如果是?Intel 12?代酷睿及?AMD?銳龍?7000?系列以前的老用戶升級內存,那么目前?DDR4?依然是性價比之選。
內存顆粒
當然,各自陣容內存選購方面同樣有著講究。
無論?DDR4?還是?DDR5,我們挑選時除了考慮品牌、容量、頻率外,我們還應該關注重要的一條:
DRAM?芯片型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內存顆粒。
簡單來說,內存顆粒型號直接決定了內存條上限表現,包括頻率、時序以及超頻能力等。
相信很多小伙伴兒都聽說過「差價?50%,性能一毛一樣」這句話。
這里的意思就是,拋開外觀、用料不談,同一款內存顆粒用在高端品牌高端型號上和低端品牌低端型號,它倆性能潛力都差不多,但價格差距卻非常巨大。
我也愿稱之為電腦硬件史上最大的智商稅。
具體?DDR4?內存顆粒排名可大致參考如下:
其中三星?B-die?顆粒毫無疑問斷檔式排在第一梯隊。
在?CPU、主板支持的情況下,4000?頻率可將時序壓制在?CL 15?甚至?CL 14,綜合表現非常出色。
不過這玩意兒早已停產,目前即便能買到也是代價巨大,并不具有性價比。
這里比較推薦的是處于第二梯隊的海力士?CJR/DJR?以及鎂光?C9?系列顆粒。
盡管不如三星?B-die,但也具備?4000?頻率下?CL 18、CL 19?的不錯實力。
更重要的是性價比相對較高,阿斯加特、金邦、光威、金百達等品牌都能找到搭載這些顆粒的內存。
至于第三梯隊三星?C-die、海力士?AJR、南亞?A-die?等顆粒,主打一個開?XMP?穩定用,超頻、時序表現中規中矩。
要求不高追求極致性價比可以考慮。
而?DDR5?內存內存顆粒排名大致如下:
其中海力士新版?M-die?與?A-die?為第一梯隊,那些?6000 MT/s CL28、8000 MT/s CL 36?的狠人基本都是這倆老哥。
海力士?A-die?主要分為單條?16G?或?32G,M-die?則分為單條?24G?與?48G。
另外海力士老?M-die(單條?16G)僅稍差一點點,但表現同樣也不錯。
追求高性能低時序以及超頻能力,沖著這幾款顆粒選擇即可。
至于三星、美光以及國產等其他?DDR5?內存顆粒相比海力士這幾款就不算入流了,主打性價比。
這些顆粒?6000MT/s?頻率下時序普遍?CL36?甚至更高,沒有太大超頻空間,開?XMP?穩定用吧……
看完以上內容,相信大伙兒知道怎么挑選合適的內存條了。
放心,都說買的沒有賣的精,但凡搭載以上提到的優質顆粒,內存廠產品介紹都會明確標注出來的。
而那些避重就輕一筆帶過的型號,要么是高端旗艦不屑于喳喳呼呼,要么就是中低端慣用的顆粒混發操作。
大伙兒自行擦亮眼睛吧!
*資料、圖片來源:網絡,以上為小編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本文編輯:@ 小憶
?本文著作權歸電手所有,未經電手許可,不得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