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月初臺北國際電腦展上,Intel 公布了下一代低功耗移動端處理器 Lunar Lake,也就是第二代移動版酷睿 Ultra。作為叫板王,AMD 絲毫不慫,不但掏出了 Ryzen AI 300,還搶在 Intel 之前帶來了全新一代?Zen5 架構,銳龍9000系列桌面處理器。
會上首批亮相的 4 款型號,乍一看核心數量、頻率等主要規格對比銳龍 7000 系沒啥明顯變化。但在具體性能表現上,AMD 自信給出了平均 16% 的 IPC 性能提升。
同時,銳龍9000系列除旗艦款外功耗普遍明顯下降。例如 Ryzen 9 9900X、9700X 與 9600X 分別由 170W、105W、105W 大幅降至 120W、65W、65W。這也恰恰說明,Zen5 對比 Zen4 在架構方面屬于是徹頭徹尾的升級。
在 AMD 主戰場蘇式對比法中,其更是打出了銳龍 9 9950X 對比 Intel 旗艦 i9 14900K 生產力性能最高領先 56%、游戲性能最高領先 23% 的口號。
當然,這個結果我想各位大概率不會當回事兒。畢竟自家 PPT 一串數字而已,DDDD。
不過小憶要說的是,最近國外 Anandtech 論壇一用戶?@igor_kavinsky?泄露的疑似 R9 9950X基準測試成績。雖然是工程樣片,但可能要打我們的臉了。
來源:@igor_kavinski
他分享的在 AIDA64 AES 加密項目測試中,這顆 CPU 跑出了 746991MB/s 的成績。相較自家 R9 7950X 高出 45% 左右,相較 Intel 上代旗艦 i9 13900K 更是領先 55% 左右。即便對標 32 核 64 線程的線程撕裂者 7975WX 也有 11% 左右優勢。
在 FP32 與 FP64 浮點測試中,分別測得 110444 KRay/s 與 59582 KRay/s。相比 R9 7950X 與 i9 13900K 都分別領先 39% 與 60%。
AMD Ryzen 9 9950X 泄露的 AIDA64 基準測試分數看完泄露的基準測試成績再回過頭看銳龍9000系列的官方 PPT。好家伙,AMD 還真沒跟我們開玩笑?
熟悉硬件的小伙伴兒都知道,i9?14900K 與?i9?13900K 除了 0.2GHz 主頻差距外,其他幾乎完全跟復制粘貼一樣,至于性能差距自然大可忽略不計。
單線程性能對比;來源:tomshardware
多線程性能對比;來源:tomshardware
當然,目前泄漏數據僅來自早期工程樣品,到時候正式版會不會如此炸裂倒還真不好說。根據此前泄漏的銳龍9000系列將于?7 月底正式面世。這剩下的一個月時間,就讓咱們好好期待一手吧!
本文編輯:@ 小憶
?本文著作權歸電手所有,未經電手許可,不得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