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瞧著月初AMD在臺北國際電腦展上狠刷了一波存在感,甚至提前宣發了產品新一代CPU。老冤家藍廠Intel怎么著也得跟上,于是昨天外媒就把藍廠新一代酷睿Ultra 200V(代號Lunar Lake)給爆了個底兒掉。
代號Lunar Lake的新一代Intel移動端處理器的主要“新功能”還是在“AI”上。為趕上時代的潮流,符合微軟定制的Copilot+PC新一代人工智能電腦標準,本次更次換代除了常規的架構升級,還引入了能提供高達48TOPS的NPU單元。
單純從傳統的紙面上來看,Lunar Lake酷睿Ultra 200V的升級幅度并不算大,全系均采用4P+4E的設計。從核心數來講,的確是被隔壁Ryzen AI 9 HX 300 (如AI 9 HX 370為4+8核設計)穩穩壓了一頭。話說回來,隔壁宣傳算力也達到了50 TOPS……AMD Win 了?實際上,兩者雖同為移動端處理器,但定位還是有些差別。
作為移動端處理器,酷睿Ultra 200V的的核心依舊在低功耗移動設備上,如輕薄本(超極本)、掌機、Win平板(如蘇菲)等等。4+4的設計本質上也代表著更低的發熱與功耗,本次爆料中更是提到系列旗艦酷睿Ultra 9 288V也不過30W PL1基準功耗與PL2最大睿頻功耗。
至于其它型號,實際上除了基準功耗(下限)有所不同(17W),大家比較關注的核心頻率差異也并不大,如酷睿Ultra 9 288V和次旗艦酷睿Ultra 7 268V也不過0.1G的差距,與入門款酷睿Ultra5 226V 也僅有0.6+0.2GHz的差異。酷睿Ultra 200V全系處理器(代號Lunar Lake)預期參數規格如下:
另外,和AMD一樣,這次不僅照例更新了NPU和CPU,新核顯還額外升級了傳聞中的Xe2架構,U9和U7標配 Arc 140V(頻率有差異),U5標配Arc 130V。
這大概也是Intel下一代Battlemage獨顯的前期試水版本。另據網傳消息來看,MSI等公司似乎蠻看好本次的換代,并有意將此次的換代產品搬上自家的掌機。
最后值得一提,其實從核心數與功耗也可以看出來,酷睿Ultra 200V在移動端處理器都算是低功耗的,所以大概率與游戲本之類的無緣,預期整體價位也不會太高。另外,統一封裝的內存,更是從側面印證了其定位。
至于這一代的Lunar Lake,也就是酷睿Ultra 200V到底如何只有等9月底才能一見分曉了。
本文編輯:@ 江城子
?本文著作權歸電手所有,未經電手許可,不得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