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今年 6 月,Intel 就公布了即將帶來全新一代酷睿 Ultra CPU。
縱觀 Intel CPU 歷史上的數次改名,幾乎每次都代表了產品大變革,性能也是跟著跨越性地水漲船高。而如今再次拋棄沿用長達十多年的酷睿 i 系改名為酷睿 Ultra,似乎擺明了在告訴我們:這波有點猛!
被大家習慣性冠以「擠牙膏」之名的酷睿 i3、i5、i7、i9 馬上就要不復存在(盡管這些年實際提升挺大),說實話還真有點讓人激動呢。
直到 9 月 Intel 「架構日」活動透露的大量信息,這才讓我們對新一代 CPU 的制程工藝、封裝原理、架構等信息有了更詳細了解。
簡單來說酷睿 Ultra 系 CPU 代號 Meteor Lake,基于全新 Intel 4 工藝打造,讓 Intel CPU 正式進入了先進制程的 7nm 時代;包括全新大小核異構設計、全新 Xe 核顯等,大有一種將牙膏徹底擠爆的感覺。
在整個 PPT 演講中,Intel 花了大量筆墨講解酷睿 Ultra CPU?的制程難點、半導體材料結構、封裝技術突破等;唯獨我們更加關心的酷睿 Ultra 系 CPU 有關核心數量、主頻、緩存等詳細規格卻只字未提。
看完整場演示,小憶總結出了重要一點:初代 Intel 4 還不夠成熟,無法發揮出大家期望中的性能表現……
這意味著初代酷睿 Ultra CPU 可能會在核心數量、主頻等方面做出一定妥協。屬實有點尷尬啊!
這也正好解釋了 10 月 16 日發布的 14 代酷睿桌面端為何完全照搬上代架構的原因。開玩笑,強行用上 Intel 4 搞不好性能不增反降,那誰頂得住?
而 Intel 已經確認將在 12 月 14 日發布移動版 CPU,沒錯是酷睿 Ultra 無疑了。很簡單,筆記本并不過分追求臺式機那樣的高功耗、高主頻、高性能表現,顯然更適合做小白鼠。
順便再打磨優化一年,為明年桌面端酷睿 Ultra CPU 做準備。
有關酷睿 Ultra 系產品線,雖然 Intel 官方暫時還未公布詳細規格,但國外最近已有提前泄露出來。例如保加利亞的零售商列出了即將推出的酷睿 Ultra 筆記本聯想 Yoga Pro 7。
其搭載了酷睿 Ultra 5 125H 以及酷睿 Ultra7 155H 兩款處理器。
來源:Flysdystem
其中酷睿 Ultra 5 125H 由 4P+8E+2LP 核組成,即 4 個性能核、8 個能效核及 2 個節能核心共 14 核 18 線程。
酷睿 Ultra 7 155H 則由 6P+8E+2LP 核組成,共 16 核 22 線程。
來源:videocardz
不過根據透露,它倆的最高加速頻率僅為 4.5GHz 與 4.8GHz,三級緩存等相關信息暫時還不清楚。最大核心數量相較上代移動端有所減少、加速頻率降低、新增 2 個 LP 節能核……
看來初代移動端酷睿 Ultra 完全是沖著高能效去的。至于酷睿 Ultra CPU 的性能表現具體如何,咱們只能寄希望于 Intel 4 工藝帶來的突破了!
酷睿 Ultra CPU 具體的性能表現現在還不知道,雖然之后只發布移動端的 Ultra CPU,但是相信 PC 端也不會等太久。
本文編輯:@ 小憶
?本文著作權歸電手所有,未經電手許可,不得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