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產固態的迅速崛起,各大廠商也是積極讓利,打起了價格戰。趁著這一股東風想必不少朋友都購置了新固態,當起了倉鼠。不過,如果大家是買來做移動盤,還需注意固態硬盤長時間不通電可能會導致一些問題。那么,固態長時間不用會壞嗎?SSD長期不通電會導致哪些問題?本文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我們先來回答這個問題,固態硬盤本身的讀寫功能可能并不會損壞,但數據可能會丟失,如果是系統盤可能會直接導致電腦無法啟動,開機提醒硬盤或引導損壞。
數據丟失風險增加: 根據JEDEC組織制定的標準,消費級固態硬盤在斷電后,在30°C的環境溫度下需要保證1年的數據保持力;在55°C的環境溫度下需要保證2周。這些標準是基于最差情況(硬盤壽命耗盡)下的最低要求,實際情況可能會好上不少(壽命良好的放個3-5年一般不會有問題),但也不能完全放心。如果固態硬盤長時間不通電+高溫,高濕度大,那么數據丟失,損壞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
存儲介質老化:長時間不通電會導致存儲介質老化。存儲介質老化可能導致數據錯誤和損壞,降低數據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
定期通電: 為了避免固態硬盤長時間不通電帶來的危害,建議定期(每個月或每隔幾個月)將固態硬盤通電一次。這樣可以確保內部電池始終處于正常狀態,并降低存儲介質老化的風險。
正確存儲:SSD長期不通電應保持其存放在干燥、防潮和穩定的環境中,避免受到極端溫度和濕度的影響。其次,將固態硬盤放置在電磁干擾較小的位置,避免與輻射源或其他電磁設備靠近。
備份數據: 不管是機械硬盤還是固態硬盤,數據的備份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不使用固態硬盤之前,務必將重要數據備份到其他存儲設備上,以防數據丟失。
?
固態長時間不用會壞嗎?正如上面所說,壞或許不會,但數據有相當的概率會丟失。長時間不使用固態硬盤為了提高其可靠性與穩定性,建議定期通電、保障存儲環境和備份重要數據。通過這些簡單的措施,可以降低固態出現問題的風險,同時延長其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