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百度網盤一家獨大,帶來免費用戶 KB/s 級下載體驗后,小憶一直在期待一款免費不限速網盤。直到阿里云盤的出現可算是滿足了小憶對網盤的所有期許。
新用戶初始免費容量盡管只有 100G,但當初通過幾個簡單小任務就能輕松提升至數 TB。最重要的是上傳下載完全不限速,體驗直接拉滿。
?
秉著能白 P 就絕不付費原則,阿里云盤順順當當成了小憶最常用的網盤之一。不過在最近使用過程中咱發現,阿里云盤下載速度莫名大不如以前了!
?
小憶家境貧寒只用得上 200 兆寬帶沒錯,但之前下載速度好歹能到 10MB/s 左右。當我看到屏幕上「當前下載繁忙」字樣就知道事情并不簡單。到了晚上小憶不死心再試了一次,沒想到這次成了「下載高峰」標識。
?
沒錯,阿里云盤限速了。下載速度更是不足 1MB/s。與此同時旁邊「開通會員隨時隨地優享極速」字樣卻顯得格外刺眼。另一邊官網主頁「不限速 就是快」的宣傳標語如今也不見了蹤影。
?
雖然知道阿里云盤不可能真正永久免費不限速下去,但當他真正到來時還是難免讓人唏噓。通過這件事讓人反思,難道網盤業務真的就逃不開免費用戶限速限量的命運嗎?
?
時間回到十年前,個人云存儲需求爆發,吸引了眾多互聯網大廠涌入網盤市場。
那時候可謂網盤百花齊放的時代。為了搶占用戶,各大廠紛紛掏出了不限速、免費贈送大額容量等各種「誠意」。
?
2012 年金山快盤用戶數破 1000 萬、酷盤破 1500 萬、百度云用戶破 7000 萬、2013 年 360 云盤注冊用戶破 1.2 億等,這些都是取得不錯成績的例子。
?
然而隨著白 P 大軍體量增加,硬件成本、數據中心電耗、維持用戶上傳下載的帶寬成本、推廣運營等高額支出問題逐漸暴露;而當時用戶嘗慣了免費滋味兒,壓根沒有形成付費意識;各網盤廠商也沒能找到更好的變現方式,長期入不敷出。
面對暴露出來的成本問題以及瘋狂擴張后網盤不良信息傳遞的監管壓力。缺乏實力的網盤新企們只能一個接一個遺憾退場。
?
僅在 2016 年便有 UC 網盤、新浪微盤、迅雷快盤、金山網盤等多家知名網盤倒閉或關停服務。隨著市場篩選,最后剩下了一家獨大的百度網盤,而它卻走出了一個全新路子。免費容量這塊是噱頭,不能輕易動刀,但下載速度咱自始至終可沒給過保證哈。?
于是瘋狂降速潮就此開啟,百度網盤由開始的不限速慢慢降至 1-2MB/s,再到 100KB/s 甚至更低。直到讓免費用戶徹底失去下載體驗。那還能怎么滴,想正常使用就老實付費成為尊貴的 VIP 用戶吧!
?
如今阿里云盤所面臨的問題與當年何其相似。隨著用戶體量增加,成本支出日益高漲,必須通過提高付費用戶數量變現以維持運營,阿里云盤限速也是不得已的結果。
?
當然相對來說,目前阿里云盤還算良心,免費用戶只要避開晚上下載高峰時間段。正常下載速度還是能夠達到 2-4MB/s,勉強能接受。至于會員價格方面,首次付費能夠享受 3 個 月 8 元/月優惠價,過后連續包月20元/月。對比百度網盤有著小幅價格優勢吧。
本文編輯:@ 小淙
?本文著作權歸電手所有,未經電手許可,不得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