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2年了,相信大伙兒都用上固態硬盤(SSD)了吧!咱們都知道,相較于機械硬盤(HDD),SSD有著遙遙領先的順序、隨機讀寫性能。如果將HDD作為系統盤,那反人類的加載與響應速度,即使是頂級旗艦配置也得給你卡成狗!不過, 固態和機械的區別也遠不止你看到的那些。
相信入坑PC圈有些歷史的搞機佬都體驗過那種長時間加載轉圈圈的痛!SSD則很好地解決了HDD這方面的短板。
?
即使是最入門的SATA SSD其順序讀寫性能也是普通HDD的數倍,4K隨機讀寫性能甚至能做到數十倍上百倍的差距,而PCIe4.0 SSD那差距就更大了。
?
SSD不光速度快,其體積更小、工作無噪音、承受溫度范圍更大等,這些都是HDD所不具備的優勢。
正因如此,SSD越來越受歡迎,特別是近幾年筆記本領域,已經很難見到HDD的身影。
?
在固態和機械的區別上不僅僅固態有優勢,老古董機械同樣有優勢。因固態采用的閃存顆粒存在擦寫次數限制問題,使用壽命是它的弱項。而且數據一旦損壞,恢復難度也比機械硬盤高得多,因此數據安全性相比HDD更差。
?
另外,SSD成本也更高,同容量價格甚至數倍于HDD。例如服務器、數據儲存行業多采用的還是HDD。
?
當然,上面的固態和機械的區別十分的顯而易見,想必不少朋友也都知道。不過,敢說大部分朋友的第一反應肯定是SSD更容易壞、更加不靠譜,對吧?欸,還真不一定是這樣!
?
最近,美國云端數據備份公司Backblaze公布了他們SSD與HDD驅動器統計信息報告。
過去4年的匯總數據顯示,固態硬盤故障率僅為1.05%,遠低于機械硬盤故障率的1.83%。
?
而在服務的第一年,固態硬盤故障率竟為0.00%,也就是未出現任何故障,對應的機械硬盤故障率來到了0.66%。這個結果是不是讓大伙兒很是意外?
?
其實想來也合理,雖然HDD作為數據儲存部分的盤片部分不存在擦寫次數限制,理論壽命確實很長。但由于存在磁頭、轉軸、電機等機械結構,更容易受到工作環境潮濕、高溫、磨損老化的影響。機械硬盤故障率高過結構單一的SSD也是很正常的。
?
小憶想說的是,SSD經過這么些年的發展,安全與穩定性上已經獲得了很大提升。
?
咱們普通用戶用來作系統盤、程序、游戲盤,或者作為倉庫盤放「學習資料」等,日常使用是很難達到擦寫壽命上限的。
即使是大家詬病的QLC顆粒,只要不是每天重復大文件擦寫,壽命會比你想象中長得多。至于有大量重要文件數據存儲,那還是建議上HDD,或者下載傲梅輕松備份時刻備份好自己的數據。
?
固態和機械的區別主要就在于以上幾個方面,在家用方面依舊建議大家選擇混搭,即固態+機械組合使用,機械做倉庫存儲資料,固態做系統,游戲/軟件盤。至于機械,固態硬盤故障率方面,家用一般無需擔心,除非你用它挖礦。
本文編輯:@ 小淙
?本文著作權歸電手所有,未經電手許可,不得轉載使用。